十大育人体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十大育人体系

新能源电池学院十大育人体系

 

课程育人


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大脑。专业教师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切实增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一、完善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制度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完善分层教学和理实一体、研讨型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制定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明确课堂教学纪律要求。落实材化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

二、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作用

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制定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明确课堂教学纪律要求。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

三、2019级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获得好成绩

2022年,我院2019级33名同学参加专升本考试,其中30名同学被录取,录取率达到参考学生的91%,达到毕业生总数的19%。其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6名同学被宜宾学院录取,7名同学被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录取,名单如下:


 


实践育人


2021年12月25日,学院举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七届学生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本次比赛由我院承办,共有来自我院、五食学院、农学院三个二级学院共20名学生进行决赛。

轻化工教研室和材料工程教研室的老师出席了大赛,首先,李波老师宣读了比赛规则并组织参赛选手抽签确定考号和工位号。随后曾碧涛老师做了动员讲话,鼓励选手认真比赛,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并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谨慎细致,裁判老师们恪尽职守,公正公平,确保了比赛的安全顺利开展。

本次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钻研技能的兴趣,锻炼了学生专业技能于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了同学们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积极鼓励我院学生参与实验研究、思维创新的活动中。

              

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在四川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荣获“三等奖”。

 

  


科研育人


 科研不止是基础科学的研究,还包括基础科学到实践应用的工艺开发。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出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重担,其工艺研发基础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对产业进展的掌握、教学过程中对行业现状的传输、学生就业时与岗位的快速融入等。然而,当下的高职院校的科研环节依旧相当薄弱,体现在科研育人制度不健全、科研育人意识不够、科研育人投入不足、教师队伍科研能力有限、学生参与创新型育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因此,如何摆脱陈旧观念,摒弃科研只是本科院校的固有思维,找到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工艺研发切入点,健全科研育人的制度和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加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称为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电池学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支持下,在科研育人方面一直积极探索,力争创建新时代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新模式。

 一、组建特色型科研团队

 近年来,在市政府和学校的财政支持下,新能源电池学院不断引进专业紧密相关的博士和硕士,继续壮大现有的科研队伍,为学院科研团队诸如新的血液。同时,根据现有科研队伍的结构,对人员进行重组,形成特色科研团队带动专业发展的格局。此外,学院一致通过了“学术带头人”制度,由专业知识扎实的引进人才带领专业教研室发展,积极对接产业技术、努力促成产教融合新模式,不断提升学院科研团队参与企业研发的实力,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素质、提高学院在企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打造高水平职校科研平台

教师科研任务的展开、校企合作的融合、学生参与工艺研发的实施都离不开现实科研条件的配置。基于此,学院大力支持新能源电池学院围绕自身专业特色和需要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截至目前,学院以成立三江新区实训平台、动力电池虚拟仿真平台、专业科研团队实验室。这些平台的构建,可以满足老师们开展工艺研发的需要,也是学院向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直接证据,也是学生参与工艺研发,学以致用,深化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学院老师将基于此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参与其中,及时掌握科研动态、行业现状,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科研与教学环节深度融合

通过科研团队打造、科研平台建设,逐步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科研素养,努力做到教师团队掌握企业先进生产工艺、教学环节深度渗透先进工艺的教学,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编写“十四五”活页式教材,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企业生产流程细节,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专业团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精准对接企业需要,培养真正能促进社会工业发展的高端技术型人才队伍。

四、重视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出台不同形式的鼓励措施,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尽可能早地将所学理论工艺知识应用于实践,强化所学的专业技术技能,逐渐将学生由以往“填鸭式”的工艺速成操作工的培养模式,向具有思辨能力的、可适应多岗位的、具备一定浅显理论的、在就业方面有可能实现多方位突破的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作为学校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只有学生自身能力过硬、企业高度认可,才能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节能大赛、“互联网+”的赛事,在参与过程中,强化工艺技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升学院影响力。



文化育人


“三全育人”背景下,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作用,如何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是当前新能源电池学院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体现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将文化育人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规范和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审美观,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要求,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交流的主阵地,教师应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个方面巩固教学阵地,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强化教学资源建设,设计教学目标,及时做好教学反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德技并举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三、巩固学生在校生活副阵地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有大量的时间是在运动、阅读、社交等活动中渡过,我们称之为生活副阵地。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来看,辅导员、专业教师、干部广泛参与到学生的在校生活中,除了配合完成寝室走访、指导学生社团外,还可以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这种参与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容易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帮助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赢得学生的支持与信任,最终有利于育人工作。



服务育人


一、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专业实践结合

学校实验室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基地,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危险源种类多、数量大,操作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稍有疏忽或不慎,会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及环境污染,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建设,有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建设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从而发挥其示范作用。

二、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1.配合学校积极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和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安全应急、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日常公共卫生意识和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2.在安全保卫服务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保效能,培养师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3.配合学校积极建设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合理需求。

4.在学生教育服务中,持续开展“光盘行动”“节能宣传周”“爱校劳动周”“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全面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开焊应征入伍一站式服务

1.开足军事理论课时,将征兵宣传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坚持“塑形”与“塑魂”相结合,融入爱党、爱国、爱军教育内容,训家国情怀、训战斗精神、训责任担当,发挥学生军训国防教育功能,做好参军入伍宣传工作。

2.积极应变,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线下落地宣传开展入伍专场宣传动员活动,覆盖全校学生。

3.抓住关键阵地,发挥退役复学学生的作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凝聚学生爱国情怀。同时,要求学生管理科和各班级辅导员在征兵季分别举办一次征兵政策咨询、一堂应征入伍集中宣讲课等,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政策咨询服务。

4.配合学校积极落实应征入伍食宿补助、应征入伍大学生政治荣誉,在评奖评优、实习安排、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政策优先,让学生入伍安心、服役暖心。
 


管理育人


新能源电池学院积极落实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抓好落实。开展“管理育人示范岗”建设,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一、明确岗位职责,促进管理育人

通过完善新能源电池学院管理育人岗位职责,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引导师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建立健全教职工入职、考核、晋升、奖惩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学院管理人员提供良性发展平台,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在育人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队伍管理,发挥模范作用

一是强化保障,健全体系。把育人成效发挥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确保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经费有保障。制定《新电学院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构建新电学院、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畅通监督渠道,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二是结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人物评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作用,用先进带动管理团队,加强管理育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开展科研、教研,支持辅导员参与教学改革研究。进一步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优化辅导员管理考核,不断激发辅导员队伍活力。四是加强人生导师队伍建设。使人生导师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在学业方面给予指导,在人生方面给予辅导,在职业方面给予引导,在心理方面给予疏导,在信心方面给予向导。
 


网络育人


       网络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电学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不断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机制

      新电学院成立宣传思想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网络技术手段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疫情期间,启动大规模线上直播教学,新电学院师生相聚“云课堂”,保质保量完成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利用微信、QQ等平台建立“健康每日报”,建立师生健康档案。

     二、不断强化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以新电学院官网党建板块“学习园地”等为代表的理论教育网络阵地,与全国高校思政网络平台等紧密联动,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影响力,形成网络思政育人合力。建设新青年网站、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一批特色网站。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新能源电池学院门户网站为核心,打造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新官网建立以来日均发布新闻10余条,为立德树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启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加强网站管理,采用VPN访问的限制访问策略等,提升网络安全性能。

     三、不断优化网络育人模式

  下一步,新电学院将进一步动员引导更多教师,特别是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一方面系统设计知识连贯、激发兴趣、呈体系化的网络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提供篇幅较短、内容凝练、图文结合的育人作品。进一步强调政策引导,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更大程度激发师生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回应时代挑战,充分认识青年群体网络育人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育人格局。

 


心理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在新时代“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如何更新理念、创新路径,强化“三全”心理育人工作、提升育人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能源电池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建强工作队伍、把握关键节点、强化课程教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

发挥多元心理育人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自我教育为基础,学生朋辈互助力量为辅助,心理健康中心专兼职队伍为骨干,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力军,全体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为补充的多元心理育人共同体,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建强全员参与的工作力量,形成良好育人合力。



资助育人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提升学生感恩教育成效,在学院资助中心的指导下,新能源电池学院(原材化学院)于2022年5月31日中午12:40在A区1318室组织开展了“青春喜迎二十大 资助伴我向未来”主题演讲比赛。

      本次演讲比赛由新能源电池学院党政领导、学生管理科科长陈锐以及20级和21级全体辅导员担任评委。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围绕国家资助政策、各项资助措施以及自身获得资助的切身感悟,讲述自己和身边人在党和政府以及学院的帮扶下,成长成才的鲜活事迹,同学们演讲内容生动、形象,饱含正能量,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资助工作的诚挚谢意,赢得了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激烈角逐,本次演讲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名单如下:

项目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杨棵

二等奖

蒲建军、王小平

三等奖

任亭燕、牟廷莲、吴晓楠


 


组织育人


   一、党建引领,夯实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联合党支部的育人共振作用

   建立党建引领的深度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党建共建联合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实现校企双赢发展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融合不能仅限于教学、科研等业务方面,应当在科学构建的顶层党建引领下,通过双方在组织、思想、队伍、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达成资源共享的深度合作。在促进多主体协同、产业链贯通、跨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中,加强党组织建设,以校企党组织共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以党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要素循环、开放融合,营造校企双方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良好党建生态,带动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落实,推动校企形成事业发展共同体。

       校企合作,拓展育人主体,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发挥贴近产业的特色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以构建校企联合党支部的形式,共同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接产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调适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开发,合力打造高端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团队。以学生人人出彩为培养目标,增加学生企业历练的机会,促进学与用的有机结合。以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拔并建立产教融合或学徒制班级,切实提高企业喜欢、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快速回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场景,共同建设新专业新课程,改造传统专业和课程,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功能性和价值性,持续激发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使命感。

      新电学院总支部引领,带领两个党支部与企业共建联合党支部,从党团建设、产学研究、学生实训、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思政教育等全方位展开深度合作,多措并举探索共建育人模式,实现支部共建、成果共享、发展共赢,联手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二、凝聚思想力,发挥组织保障功能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是落实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组织体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不断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凝聚起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服务人民、发展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要加强党的组织制度执行力。先进的制度贵在执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都要以严格的执行力助力组织制度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落实。

      新电学院成立至今,逐步进行党总支、党支部的改选、补选工作,重新架构了支委会的成员,并修订了党总支工作职责、党总支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党支部工作职责。并利用材料工程教研室党支部申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轻化工教研室党支部申报样板支部为引领,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党组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三、齐聚教育力,发挥队伍能动功能

新电学院研究各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明确育人职能,在岗位聘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融入育人要求。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

通过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人生导师队伍建设、下班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博士团队工作室”等聚集教师、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教育力,激发育人队伍积极性,发挥育人队伍能动功能。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育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集中政治学习、教育培训、主题党日活动、总支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明确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党员的育人责任。创建党建示范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团课和思政课,带头联系班级,带头深入课堂、宿舍,带动全员育人蔚然成风。

1.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妈妈”作用:不断健全“广泛问需+精准问策+跟踪问效”的闭环链条,把学生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心理疏导、疫情防控等工作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2.发挥人生导师队伍的“向导”作用:引导学生熟悉行业,了解专业,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大国工匠的钻研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3.发挥下班党员队伍的“联络员”作用:依靠班内团支部,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开展政治学习活动,深化对党章的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先进性素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服从集体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在学习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集聚团结力,发挥群团纽带功能

优化党建带群团建设机制, 通过学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着重培育建设“样板社团”等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功能。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统筹推进工作格局,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

建立健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两项计划”等项目。深化“双百双进”活动,参与理论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等社会工作。

疫情期间,校团委向青年团学干部发出倡议,呼吁各级团委及学生组织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各级团委、学生组织及社团积极行动。新电学院的同学们在疫情的第一时间就加入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和医护人员一起共同抗击新冠疫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新村74号
版权所有 © 2022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电池学院 联系电话: